2021年7月14日歐盟委員會宣布氣候計劃爷耀,承諾在2030年前將碳排放量減少至1990年排放量的55%甘桑。應該說這是一項基于能源行業(yè)脫碳的激進計劃,設想要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歹叮,以實現到本世紀中葉二氧化碳凈零排放的目標跑杭。該計劃可能影響到普通消費者,各成員國政府擔心激怒民眾盗胀,不想給車主艘蹋、房主和企業(yè)增加額外負擔,希望以其他方式承擔氣候計劃票灰,但這未嘗不是一場艱苦博弈女阀。另外,氣候計劃中呼吁歐盟國家完全取消對化石燃料的補貼屑迂,而一旦取消浸策,民眾的情緒很可能轉為激烈的對抗。歐盟委員會強調歐盟經濟重組的成本必須公平分配惹盼,但對富裕的歐盟國家來說庸汗,氣候保護也是一個嚴峻的考驗。還有诅鹰,實現2030年氣候目標和2050年的碳中和目標需要對歐盟氣候政策架構進行重新修訂也隧,其中,建立新的ETS(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或把新的監(jiān)管實體納入ETS中是一項復雜耗時的工作笋骡,由于各成員國的政治和監(jiān)管改革需要12到18個月的時間絮商,想要在2025年前建立一個功能齊全的獨立ETS很難實現邢窜。
近兩年,歐洲的能源危機挑戰(zhàn)著碳中和目標的實現铆韭,歐盟提出雄偉的碳中和計劃時可能沒有預料到連續(xù)突發(fā)嚴重的能源危機丘隙。首當其沖的是2021年的歐洲能源危機。此輪能源危機與近年來全球各類極端天氣密不可分菜涯,但歐洲能源保障體系在應對氣候變化時凸顯了其脆弱性伶离。拉尼娜年的冬季異常寒冷,歐洲居民取暖主要依賴天然氣拣末,致使天然氣需求和價格雙雙暴漲诺教,而歐洲各國化石能源過早退出,清潔能源供給的不穩(wěn)定性成為此次能源危機的主因之一杠滓。歐洲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高達90%丛剿,從2021年初到11月,歐洲的天然氣價格翻了兩番臊岸,電力和相關能源價格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橙数。化肥廠商被迫停工帅戒、冶金業(yè)受創(chuàng)灯帮,醫(yī)藥、化工等行業(yè)也受到成本上升的影響逻住,數十家能源和供電企業(yè)破產钟哥,波及面甚廣。
雪上加霜的是瞎访,2022年初全球能源市場遭受嚴重的沖擊腻贰。先是國際油氣價格飆升,全球能源格局深度調整扒秸。全球油氣市場整合度下降播演,平衡性還不充分,價格加劇震蕩伴奥,并帶來了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及世界范圍的通貨膨脹写烤,影響深遠。
歐盟的“FitFor55”計劃實質上是一項對歐盟立法進行全面改革的綜合性舉措颂睛,但緊隨而來的能源危機將一攬子計劃的實施拖進了泥潭培车。2022年5月18日,歐盟發(fā)布一攬子投資計劃车咕,以減少對產能大國化石燃料的依賴割钧,加快向清潔能源轉型。6月30日淹郎,歐盟國家就一系列新的氣候變化政策達成協議尼削,確保27個成員國到2030年將其凈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減少55%虎内。7月4日歐洲央行宣布燕汗,將推出有利于控制氣候變化的貨幣政策以落實歐盟氣候計劃静瞄。一系列政策重錘,旨在推進“FitFor55”計劃的實施枣惨。
然而蓄惫,理想終究沒有照進現實。7月8日邮敛,被視為環(huán)保先鋒的德國通過了幾十年來最大規(guī)模的能源政策法案修訂萨驶,雖然2045年實現碳中和氣候的目標不變,但推遲了燃煤電廠退役時間艇肴,并重啟了備用電廠腔呜,短期增加煤炭產量用于替代天然氣發(fā)電。2022年6月至7月再悼,歐盟各國能源部長會議已將年初確定的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占比從40%提高到45%重新修改回40%;G7會議中核畴,七國領導人在氣候承諾上討價還價,重啟了對海外化石燃料項目的投資冲九,以減輕各自國內的能源壓力;而天然氣和核能也重新貼上綠色標簽谤草,以避免這兩種能源因環(huán)保政策無人投資。
為避免今冬因能源問題產生社會沖擊莺奸,歐盟各國已經在短期內恢復了化石燃料的使用丑孩。荷蘭計劃取消燃煤發(fā)電廠的產量上限,意大利在過去的幾個月一直在買煤囤煤灭贷,奧地利直言不諱地表示要重回煤炭時代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