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地球環(huán)境研究所“千人計劃”研究員鐵學熙帶領的氣溶膠數(shù)值模擬團隊,對氣候變化對西伯利亞高壓強度和我國空氣污染的影響進行了資料及模式的分析研究柳畔。其結(jié)果表明球恤,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過去20年隨著北極冬季氣候變暖荸镊,歐亞大陸在變冷咽斧,西伯利亞高壓有逐漸加強的演變趨勢。而西伯利亞高壓是影響我國冬季的主要天氣系統(tǒng)躬存,每一次高壓南下糯锦,就是大規(guī)模冷空氣自北向南輸送的過程。尤其是華北平原灶花,強勁的偏北風是華北地區(qū)冬季灰霾消散的主要動力值膝。因此,該項研究對我國空氣污染的長期變化趨勢以及對空氣質(zhì)量改善舉措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艰吏。該成果已發(fā)表于國際地學期刊Earth’s Future上(Zhao et al., 2018 Earth’s Future)欺垛。趙淑雨是論文第一作者。
該成果是氣候變化對我國主要天氣系統(tǒng)以及空氣污染影響研究的一個新觀點涣累。而對于未來氣候變化對我國空氣污染發(fā)生演變的影響隆鹤,還需進一步的深入和多方面的科學研究。

1996-2015年蹦争,冬季(a)西伯利亞高壓中心強度汪请、(b)北極地區(qū)2-m氣溫和(c)海冰年際變化(灰色柱狀圖),黑色實線為5年滑動平均; (d)-(f)為1月份瑞捂。

對比西伯利亞高壓強年(2016年1月)和弱年(2013年1月)贸左,減少的地面PM2.5質(zhì)量濃度(填色圖)和加強的地面北風(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