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電投張掖電廠擴建工程項目部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宅蜒,冬至以來,一天中氣溫常處于零下,這使得施工進度的推進變得異常艱難琳猫,一線的工人們既要克服客觀困難乍询,又要克服主觀情緒冕店。然而在大家齊心協(xié)力的堅持下整雷,施工現(xiàn)場仍是塔吊林立克干、機械轟鳴反狞,建筑工人們穿梭于腳手架之間珠焦,吊運中的鋼筋縱橫往來,跳清,工地上仍是一片緊張忙碌股背、熱火朝天的景象。
鋼筋工王旭東:干起活來就不冷了
已經(jīng)上工3個多小時的鋼筋工王旭東正在主廠房8.2米層墻柱進行鋼筋綁扎作業(yè)客止,一個扎鉤痹橙、一把扎絲就是他所有工具。一個個長20厘米巾甲,直徑0.6毫米的扎絲在王旭東看似笨拙的手上變得輕盈靈活涕克,三五秒鐘的時間,一根扎絲就把鋼筋牢牢固定悬襟。一天的時間衅码,王旭東能完成數(shù)千個扎絲固定。
今年已經(jīng)48歲的王旭東脊岳,從事建筑行業(yè)已經(jīng)15余年逝段,無論春夏秋冬,工地就是他的工作場所割捅。“我們干起活來奶躯,雙手就閑不下來,來回穿梭在鋼筋之間亿驾,就不覺得冷了嘹黔。”說起近期的氣溫,王旭東說:“由于工期緊莫瞬,我們一般都會照常出工参淹,除非遇到大風和雪天。班組為我們每個人都配備了棉帽和棉手套乏悄,帶上特別暖和浙值,這么冷的天我們也能繼續(xù)干恳不。”因為長時間右手拿扎鉤、左手拿扎絲构鸭,脫掉手套后麸河,王旭東左手的拇指中間已經(jīng)長出厚厚的繭。

混凝土工賀衛(wèi)振:不怕自己冷就怕混凝土挨凍
45歲的賀衛(wèi)振旬性,從事混凝土工作已經(jīng)20余年冰枯。“最近氣溫回升,主廠房墻柱砼澆筑又開始了抒崖,不過還是不能連續(xù)澆筑庵窄,夜間溫度太低,只能選擇在上午10點到下午6點這個溫度較高的時間段婉烈。”賀衛(wèi)振說炉展,他們干起活來,身上一點也不冷巩蕊,他覺得聪磁,最怕冷的是剛剛打完的混凝土。
施工開始前塑验,賀衛(wèi)振會和工友們先把澆筑部位模板周圍的腳手架用彩條布圍擋起來瞎暑,然后點上一個火爐讓澆筑部位的密閉空間溫度升高至混凝土凝固的規(guī)定要求內(nèi)。隨著運輸混凝土罐車的到來与帆,就到了賀衛(wèi)振干活的時間了赌,他需要把機器輸出的混凝土進行人工振搗,讓混凝土變得更加密實玄糟,然后在混凝土面坑洼不平的地方進行機械找平勿她。一系列流程下來,賀衛(wèi)振不僅不冷茶凳,有時候甚至還會出汗嫂拴。“我們不怕冷,就怕剛打完的混凝土挨凍贮喧。”賀衛(wèi)振說筒狠,冬季施工以來,他們準備了厚厚的毛氈和棉被箱沦,給剛打完的混凝土面先鋪上塑料薄膜辩恼,然后再蓋上棉被保暖。對于無法區(qū)域密封升溫的空間還會用伴熱帶進行保溫谓形,如果混凝土凝固環(huán)境的溫度不達標荸速,混凝土凝固的過程中可能會結(jié)冰的,強度將無法達到設計要求柒谈,甚至要拆除重新施工穴阱。

木工張懷發(fā):摸起釘子和木板手就熱了起來
主廠房腳手架上咖自,架子工、鋼筋工輪番上陣爱蚣,主廠房外各種工序也正在有序進行逼渤。木工張懷發(fā)和同伴身輕如燕,正穿梭在一個個布滿腳手架的立體空間內(nèi)间炮,他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焙厂,完成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一個環(huán)節(jié)。“你看卫银,這個地方還有些高扫钝,需要再調(diào)整一下”,經(jīng)過他們作業(yè)的區(qū)域掐边,經(jīng)常能聽到他說這句話刁祸,抬頭看,他正手拿線墜對剛剛完工的界面進行檢查和調(diào)整齿穗。木工是個細心的活傲隶,容不得絲毫馬虎饺律。主廠房立柱的模板窃页,張懷發(fā)和同伴兩人合作,一天能安裝幾十個個复濒,看似不多的數(shù)字里脖卖,其實背后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安裝一個模板并不是簡單釘上幾個釘子那么簡單巧颈,還需要加固畦木、校正、截面尺寸砸泛、測量垂直度以及平整度校正等一列的操作十籍。張懷發(fā)笑著說:“雖然天氣很冷,只要干起活來身體就自動發(fā)熱了唇礁。”對于他們這些施工人員來說勾栗,往往剛開始干活的時候冷,干起來就熱了盏筐。

目前幌侧,張掖項目仍有三百多名建筑工人堅守在一線。冬日里规学,他們與低溫較量整栏,與寒風抗衡,克服天氣因素帶來的各種施工困難橡周,用辛勤的汗水為能源電力建設默默奉獻碗昭,創(chuàng)造著河西走廊的美好明天侄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