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此間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上,多位與會人士認為嗦篱,綠氫是未來非常重要的新能源產業(yè)冰单,不僅前景廣闊,對促進中國經濟可持續(xù)性也具有重要意義灸促。
“在中國诫欠,綠氫產業(yè)預計有3萬億元人民幣產值等待我們挖掘和開拓。”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鄧建玲表示浴栽,綠氫產業(yè)的發(fā)展從便捷生產荒叼、運輸儲存、商業(yè)開發(fā)利用到今后的液氫產品實現(xiàn),都將為中國投資發(fā)展零碳甩挫、低碳能源帶來機遇贴硫。
北京綠色交易所董事長王乃祥指出,據(jù)國際氫能委員會預測伊者,在實現(xiàn)凈零排放的情況下英遭,2050年氫能在全球能源消費結構中所占比重將達22%。同時托津,要實現(xiàn)凈零排放目標蔑氛,氫能全產業(yè)鏈到2030年就需要有7000億美元的直接投資,這意味著未來氫能有望成為萬億美元級別的大市場嚎姨。
氫能市場的發(fā)展?jié)摿σ盐蜿P注汇割。當前,包括中國等全球多國都已將氫能納入未來發(fā)展新能源的重要版圖勘职。但外界對此也存在一些擔憂:氫能成本是否被市場接受恋得、是否具有競爭力?
談及成本問題,遠景科技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張雷認為略菜,如果以相同的能源當量對比目前價格高漲的天然氣此妙,氫能已具備成本優(yōu)勢。
他指出池粘,氫能成本80%是電動的成本继韵,也即電解水制氫過程中的電力成本。另外20%的成本是電解氫的裝備折舊的費用胆誊。“今天我們實現(xiàn)了10多元人民幣生產一公斤綠氫的成本一死,未來成本只會走得更低。”
“跟今天的天然氣相比傻唾,綠氫已經有了優(yōu)勢投慈。”張雷說,氫能的使用目前的痛點是氫的儲存冠骄、運輸和下游的應用和管道加氫逛裤,“這是一個漫長的環(huán)節(jié)”。在他看來猴抹,使用氫能最好的辦法是就地使用,如何避開建設漫長的供應鏈儲存運輸和下游的加注锁荔,在源頭用綠氫來制鋼蟀给、制氨,取代煤化工的源頭阳堕,將是非常有效的成本切入跋理。
在鄧建玲看來,綠氫產業(yè)的培育有一個過程。從“0”到“1”即具備生產綠氫條件前普,可用綠色的電生成氫氣肚邢,目前這已實現(xiàn)。而如何實現(xiàn)從“1”到“N”麦荸,關鍵在于綠氫生產出來后苛每,如何更好地應用到市場前景中。
鄧建玲指出喷融,目前將一定比例的氫加入天然氣是其中一個應用場景木鸭。同時,還可將氫氣應用到公共交通淹摧、燃料體系和化工應用場景中巴俯。“將這些應用場景集成,形成生產和市場應用場景的對接钾抛,即實現(xiàn)了由1到N的過程漏炕。”
他稱,實現(xiàn)這一過程又包含通過規(guī)囊孪模化生產扭享、技術創(chuàng)新、集成應用加六、擴大生產等來降低成本辫继。新型技術和綠色能源不能走靠政府補貼的路子,要靠市場自愿主動接受俗慈,這樣的產品才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姑宽。
盡管氫能前景廣闊,但張雷強調闺阱,在傳統(tǒng)能源向新能源轉型過程中炮车,切忌不能理想主義,應務實地一步一個腳印逐漸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酣溃,做到“先立后破”瘦穆,“全球去碳轉型勢在必行,但在破它之前赊豌,還是要加大綠色能源的‘立’”扛或。
“只有立得快、立得高效碘饼、立得高質量熙兔、立得充分和完善,這個‘破’才能相應地得到有效的推行艾恼。”張雷說候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