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當天下午题晌,小米集團公告,公司董事會正式批準智能電動汽車業(yè)務立項贾悬。小米擬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儡皮,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yè)務,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哪自,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100億美元丰包。雷軍將兼任智能電動汽車業(yè)務的首席執(zhí)行官。
進軍智能汽車行業(yè)
雷軍透露壤巷,2013年邑彪,他兩次拜會過特斯拉創(chuàng)始人馬斯克,并成為了特斯拉的車主胧华,開始關注電動車產業(yè)寄症。這些年來,在小米高管會上也偶爾討論過幾次矩动。但直到今年1月15日有巧,董事會才開始認真研究電動車產業(yè)。
“講實話悲没,一開始篮迎,我心里是不愿意的。手機業(yè)務好不容易才重回世界第三示姿,這一仗還沒真正打完甜橱,做車會不會分心?”雷軍坦言,關于造不造車源快,他猶豫了很久梯俘,也收到了很多建議。
1月15日坞龙,小米開始認真調研造車事宜霎挚。在過去75天時間里,小米團隊經歷了85場業(yè)內拜訪溝通蚀稻、200多位汽車行業(yè)資深人士的深度交流骗早、4次管理層內部討論會把意、兩次正式的董事會,最終做出了造車的決定爪撤。
而事實上绿捶,關于小米造車的傳聞一直不斷。此前在2月21日网燃,小米集團曾公告稱婆精,注意到近日若干媒體有關集團擬進入電動汽車制造行業(yè)的報道,集團一直關注電動汽車生態(tài)的發(fā)展雄炕,并就相關行業(yè)態(tài)勢進行持續(xù)評估及研究沈条,集團就電動汽車制造業(yè)務的研究還沒有到正式立項階段。
就在幾天前的3月26日诅炉,有消息稱蜡歹,小米正在和長城汽車談判使用其工廠生產電動汽車,但這一說法遭到小米方面否認涕烧。盡管如此月而,當日,長城汽車股價直線拉升议纯,漲逾10%;小米集團漲幅也超6%父款。
小米造車早有“端倪”≌胺铮《證券日報》記者查閱天眼查App發(fā)現(xiàn)憨攒,早在2015年和2016年,雷軍就先后通過旗下順為資本投資了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鲫构。2014年以來浓恶,小米系公司也先后投資了不少整車廠、汽車后市場企業(yè)结笨,包括地圖廠商凱立德沙涎、買車網、車財多蹦虏、小鵬汽車疼磺、智能車載和智能出行領域服務商新案科技、博泰車聯(lián)網刮血、比亞迪半導體公司等款腥。
此外,天眼查App顯示颂鞭,小米關聯(lián)公司已申請多項汽車相關專利综翠,包括“后視鏡調整方法、裝置及終端”刑袒、“車輛控制方法和裝置”涤墙、“控制汽車的方法及裝置”等谍竿。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自2012年以來,在“運輸工具”國際分類內陸續(xù)申請注冊了“XIAOMI”惯缚、“小米”等多個關聯(lián)商標路影,商標狀態(tài)多為“商標已注冊”,其中2020年6月份申請注冊了“小米車聯(lián)”商標和相關圖形商標屋群。
小米為什么造車?
雷軍總結了自己人生中幾次重大的轉折經歷闸婴,從程序員到管理者,從創(chuàng)業(yè)者到投資人芍躏,從互聯(lián)網到硬件邪乍,每一次轉折都是蛻變。如今纸肉,造車又是一次新的蛻變溺欧,談至最后喊熟,雷軍一度哽咽柏肪。
而在各界人士看來,情懷滿滿的背后芥牌,小米造車的邏輯更為現(xiàn)實烦味。工信部新能源與智能網聯(lián)汽車產業(yè)專家智庫成員張翔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壁拉,當前新能源汽車板塊非趁恚火熱,蔚來弃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市值飛漲贼匾,華為、蘋果挂蹦、百度等均已投身造車瞪栋,小米造車是站在風口上;另一方面,手機市場增速放緩叼叙,小米要在資本市場走下去荷焦,需要新的業(yè)務增長點來維持股價和市值。
曾投資過威馬汽車么酪、哪吒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公司的北京寶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小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掌范,小米造車可以說是不得不做的事情。“目前國內基本人手一部手機长尼,想要取得大規(guī)模增長很難睦键,而國外市場開拓又受制于各種因素,可以說手機領域的發(fā)展遇到了瓶頸瞻替,小米需要開辟新的產品線來擴大規(guī)模栗沫,汽車是很好的選擇叮洋。此外,汽車也能像手機一樣成為很好的流量入口褒侧。”丁小平表示良风。
而在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飆看來,小米在此時宣布造車闷供,更大的意義是為當下小米手機進軍高端市場鋪墊烟央。在宣布造車之前,雷軍用兩天的時間接連發(fā)布了包括小米11pro歪脏、小米11Ultra疑俭、小米MIX fold折疊屏在內的超高端手機新品和澎湃C1自研影像芯片,表明了其進軍高端手機市場的決心婿失。
“造車賦予了小米手機高端的夢想钞艇,賦予了科技創(chuàng)新的夢想,賦予了永不服輸?shù)膲粝牒拦瑁@才是最重要的哩照。”孫燕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小米的銷售邏輯和蘋果類似懒浮,是要向高端市場遞進飘弧,形成自己的圈子和個性,而造車售賣的正是小米關于科技創(chuàng)新的夢想删广。
進軍造車成敗幾何?
“造車要尚,小米虧得起。”這是雷軍造車的底氣剩知。雷軍說朽擒,他非常清楚汽車行業(yè)的風險,百億元級的投資瞭剧,三五年才能見效今搂。但十年創(chuàng)業(yè)的小米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目前小米有1萬多人的研發(fā)團隊恕且,有穩(wěn)健增長的全球第三的手機業(yè)務牡违,有最好的智能生態(tài),還有1080億元的現(xiàn)金儲備吩欣。未來十年蛛最,將投入100億美元,董事會可以隨時調用恋瞳。值得一提的是磨镶,雷軍稱,小米造車不接受融資健提。
盡管目前雷軍沒有透露更多關于造車的細節(jié)琳猫,但在張翔看來伟叛,小米造車代工的可能性比較大。國內造車需要資質脐嫂,小米可能會選擇一家車企合作或者收購整車廠的資質统刮,而根據(jù)此前小鵬、威馬等的經驗账千,小米造車最快可能也要到2023年才會有量產車型下線侥蒙。
丁小平看好小米造車的未來,他認為匀奏,未來幾年小米的市值很可能翻倍鞭衩。“電動汽車的上下游和手機非常類似,小米切入并不是新手娃善,小米手機成功的核心在于其對上下游用戶的精準定位论衍,對產業(yè)鏈數(shù)據(jù)、成本的控制聚磺,這些都是可以復制到汽車上的瓤计。此外,電動汽車的銷售不同于傳統(tǒng)汽車匈惑,小米的營銷體系可以直接面向C端缝聋,根據(jù)用戶反饋快速決策裂膛,直接把車送到用戶手中庇鸭,成本會比傳統(tǒng)車企低得多。未來小米汽車的打法會和手機差不多紧贪。”
在丁小平看來狂嘉,汽車工業(yè)已經非常成熟,小米有供應鏈的把控能力藤该,而未來智能汽車的核心壁壘在于自動駕駛和用戶體驗感询蚊。小米在智能生態(tài)、軟件方面有自己的優(yōu)勢里状。
而張翔認為因震,小米造車在迎接機遇的同時也面臨風險。“智能汽車已是一片紅海鳞编,小米造車可能會面臨與其他汽車同質化的問題汁蝶,不僅面臨蘋果、百度等同行的競爭论悴,還要面臨傳統(tǒng)車企的競爭掖棉。小米造車一旦成功,可以實現(xiàn)公司的轉型膀估,但同時也面臨失敗的風險幔亥,畢竟耻讽,2014年、2015年國內曾涌現(xiàn)出上百家新能源車企帕棉,但最后活下來的僅十余家针肥。”張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