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行摘要1市場并沒有像大家所討論的那樣變化很大
2017年懊玖,全球煤炭需求恢復增長。 由于全球經濟增長走強增加了工業(yè)產出和用電量萤考,在經歷了兩年的下降后森片,去年全球煤炭需求同比增長了1%,達到75.85億噸淋渤。全球煤電發(fā)電量增加了250多太瓦時(TWh)脂性,同比增長約3%,約占全球發(fā)電量增量的40%荷十。在經歷了幾年的下降后汹振,煤炭在電力結構中的占比為38%。在中國和印度強勁的煤電發(fā)電量增長的推動下,煤炭需求預計在2018年將再次增長沼津。

圖1 煤炭消費變化 2016~2017
市場趨勢對變化具有抵抗力荞篙。 煤炭——一種碳密集型能源,是能源和氣候政策爭論的核心科绣。在越來越多的國家殿姑,消除燃煤發(fā)電是一項關鍵的氣候政策目標。在另一些國家肯适,煤炭仍然是首選的電力來源变秦,被視為豐富且負擔得起。盡管媒體對撤資和遠離煤炭給予了極大關注框舔,但事實證明蹦玫,市場趨勢對變化是有抵抗力的。
到 2023 年雨饺,全球煤炭需求將保持穩(wěn)定钳垮。 未來五年,全球煤炭需求將保持穩(wěn)定额港,歐洲和美國煤炭需求的下降將被印度和其他亞洲國家的增長所抵消饺窿。作為全球煤炭市場的主要參與者,中國的煤炭需求或將逐漸下降移斩。主要由于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的增長肚医,煤炭對全球能源結構的貢獻將從27%降至25%。
2供應趨緊推高煤炭價格
供應更為緊張的市場正在推動煤炭價格的上漲向瓷。 2017年海運煤炭貿易出現(xiàn)了反彈肠套。中國煤炭進口增長1500萬噸,而包括巴西夜川、臺灣日俱、韓國、馬來西亞麻百、墨西哥款拣、摩洛哥、菲律賓拴猖、巴基斯坦朋傲、土耳其、越南在內的大多數(shù)其他大型進口國的煤炭進口量都創(chuàng)造了新的歷史記錄伐蔚。智利昨跺、日本和泰國的煤炭進口量非常接近歷史高點。而歐洲是唯一萎縮的市場谁意。隨著2018年中國和印度的進一步增長发娶,動力煤海運貿易總量接近10億噸。需求的增加導致了價格的上漲。
但更高的價格并未引發(fā)新的投資硫朦。 兩年多來不斷上漲的煤炭價格給煤炭生產商提供了更多的現(xiàn)金贷腕。其中一些額外收入被用于購買已經生產的資產,或在有限數(shù)量的情況中擴大現(xiàn)有業(yè)務咬展。相比之下泽裳,對新建煤礦的投資并未取得進展。氣候政策相關的風險破婆、潛在的擱淺資產涮总、產地居民的反對以及對上一次經濟下滑的記憶,使得投資者投資新煤礦的欲望降溫祷舀。發(fā)達經濟體的銀行瀑梗、保險公司、對沖基金裳扯、公用事業(yè)以及其他運營商正在退出煤炭業(yè)務抛丽。在世界許多地區(qū),對煤炭項目的反對日益強烈饰豺,抑制了投資者采取行動的意愿亿鲜。

圖2 部分國家/區(qū)域煤炭需求(2000、2017和2023)

圖3 《煤炭2017》和《煤炭2018》中全球煤炭需求預測的變化
3歐洲的“雙城記”
西歐正在加速其煤炭的退出冤吨。 在歐盟28國竹肚,三個領域的政策行動正在打擊煤炭需求: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包括采用排放交易系統(tǒng);對空氣污染采取的行動;在大多數(shù)西歐國家训寝,專門逐步淘汰燃煤發(fā)電的行動勾勃。隨著可再生能源的擴張,在風電和光伏競爭力不斷增強的刺激下恨蒙,這些政策努力最終將把煤炭擠出西歐的電力結構区糟。到2023年,至少還有法國和瑞典將關閉最后一個燃煤電廠教够,德國將是西歐僅存的重要煤炭消費國出募。
相比之下,東歐的煤炭需求保持穩(wěn)定权煎。該區(qū)域中大多數(shù)國家尚未宣布逐步淘汰政策,巴爾干昔永、希臘和波蘭正在建設一些新的燃煤電廠狱揩。考慮到這些新電廠大多將取代較舊缺钓、效率較低的煤電裝機彻犁,煤炭的需求或將不會增加。東歐的一些國家是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的褐煤仍然作為電力系統(tǒng)基石的地方(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是另一個例子)。

圖4 煤炭在發(fā)電量中的占比
4藍天汞幢,中國的優(yōu)先選擇
世界上每 4 噸煤炭中就有 1 噸是用于中國發(fā)電而燃燒的驼鹅。 因此,煤炭的命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電力部門森篷。2016年以來中國用電量的反彈支撐了全球煤炭消費的增長输钩。此外,我們預計仲智,中國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將增加交通和供暖的電氣化买乃,用電量也將增加。在我們的預測中钓辆,全球煤炭需求對中國的用電趨勢非常敏感剪验。然而,盡管存在這些因素前联,我們認為中國經濟正處于結構轉型之中功戚,其電力強度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到2020年阻止煤炭發(fā)電的進一步增長橱孽。
"贏得藍天保衛(wèi)戰(zhàn)"仍然是中國政策的優(yōu)先事項拥臼。 環(huán)境政策,特別是清潔空氣措施坏扣,限制了煤炭的需求春异。該政策行動的主要目標是減少居民供暖以及商業(yè)和工業(yè)部門的直接煤炭使用和淘汰小型鍋爐。水泥则徒、鋼鐵和小煤電生產商也是中國空氣質量改善行動的對象氛坪。用于供暖和工業(yè)的天然氣以及用于發(fā)電的可再生能源是政策的優(yōu)先事項。雖然煤炭的清潔使用是該戰(zhàn)略的另一個支柱冠幕,但是我們看到煤炭消費顯著增長的唯一部門是煤炭轉化骡侮,即煤炭轉化為液體、煤炭轉化為天然氣和煤制化學品雇蚁∈樱考慮到所有這些因素,我們維持了去年報告中的預測讥高,即中國煤炭需求已進入緩慢但結構性下降的趨勢揣誓,平均每年不到1%。

圖5 全球煤炭需求巾陕,中國水電發(fā)電量和電力需求之前的關系
5印度讨跟,煤炭的最安全賭注
印度無與倫比的煤電增長時期仍將持續(xù)。 自1974年以來鄙煤,印度的煤電發(fā)電量不斷增長晾匠。由于預計到2023年印度經濟年均增長8%以上茶袒,電氣化進程仍在繼續(xù),預計在此期間凉馆,電力需求將保持年均5%以上的增速薪寓。大規(guī)模的可再生能源擴張和在新的煤電廠使用超臨界技術,將減緩煤炭需求的增長澜共,到2023年向叉,印度煤炭需求每年的增長率將低于4%,而過去十年的平均增長率超過6%咳胃。電力部門之外植康,經濟增長和基礎設施發(fā)展將拉動鋼鐵和水泥行業(yè)對煤炭的消費。

圖6 印度煤電發(fā)電量將繼續(xù)增長
南亞和東南亞是煤炭消費的第二大增長引擎展懈。 印度尼西亞销睁、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停柬、菲律賓和越南的人口加起來超過8億累筋,年人均用電量剛剛超過800千瓦時,是歐盟28國年人均用電量水平的七分之一盯糠。在在建燃煤電廠的支持下书瘤,增加煤電發(fā)電量將是這些國家煤炭需求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在人均用電量較高的其他國家洁揽,如馬來西亞和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叙杨,由于能源結構多樣化政策的推動,新建燃煤電廠裝機容量大杉轿。截至2023年疙鸟,東南亞煤炭需求或將以每年5%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不過昏络,擁有近1.5億噸標準煤增量需求的印度支持了最大的絕對增長树戴。

圖7 東南亞發(fā)電量 按來源
6中國仍然是煤炭貿易的“變數(shù)”
印度、韓國慕然,尤其是中國至關重要万栅。 煤炭進口的未來仍然與南亞和東南亞掛鉤。對印度來說西疤,在煤炭生產和運輸方面取得的進展不足以減少進口烦粒,我們已經向上修訂了對動力煤進口的預測。預計韓國代赁、越南撒遣、馬來西亞、菲律賓管跺、巴基斯坦等國家也將實現(xiàn)增長义黎。相比之下,對歐洲的進口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豁跑×椋總體而言,市場走向取決于中國艇拍,中國的規(guī)模和不斷變化的政策使其具有獨特的潛力狐蜕,可以將進口從一年轉向另一年。雖然沿海地區(qū)國內價格和進口價格之間的套利是相關的卸夕,但政策(例如進口配額层释、港口上限、稅費和煤質檢測)也很重要讨拷。
澳大利亞恢復了在出口市場的領導地位馅拗,但印度尼西亞緊隨其后。 在我們的預測中依粮,在國內需求增加和價格下降的推動下宿替,印度尼西亞的出口下降,使澳大利亞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國党令。如果煤炭價格上漲锚渺,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因為印度尼西亞生產商在價格有吸引力的情況下猖等,有提高產量的記錄歪缅。我們預計俄羅斯的煤炭出口量將增加:俄羅斯正在加強出口基礎設施,并以亞洲市場為目標谎秃。與2017年相比鼓募,我們對美國煤炭出口的預測變化不大。豐富的廉價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擴張將繼續(xù)擠壓國內煤炭發(fā)電量缺西,出口將取決于國際市場的普遍價格涤伐,因為美國仍然是一個搖擺的供應國。

圖8 動力煤出口6國的演變
7
煤炭是最具爭議的燃料
一個星球缨称,兩個煤炭世界凝果。 自2015年以來,我們觀察到睦尽,煤炭消費逐步向亞洲的轉移器净,以及兩個世界的出現(xiàn)——一個是煤炭發(fā)電的世界,另一個是沒有煤炭發(fā)電的世界当凡,將很難就煤炭和減排達成協(xié)議山害。當英國和加拿大發(fā)起Powering Past Coal Alliance時,這一點變得更加明顯沿量,有20多個國家以及州浪慌、省冤荆、市和企業(yè)加入了該聯(lián)盟,他們承諾到21世紀30年代結束煤電有增無減的狀態(tài)权纤。如今钓简,加入該聯(lián)盟的國家用于發(fā)電的煤炭占全球煤炭消費量的不到2%。然而眉挥,在許多其他國家朋蚜,鑒于煤炭仍然是最經濟的能源,因此它并未走向終結的命運深七。
碳捕獲茧滞、利用與封存(CCUS)是這兩個世界之間的橋梁。如果要在實現(xiàn)巴黎協(xié)議總體目標的同時粉霹,長期繼續(xù)使用煤炭狠劳,CCUS必須參與投資組合。國際能源署致力于繼續(xù)在這一關鍵技術的基礎上造勢陷今。雖然2018年在政策和項目方面帶來了一些好消息港排,但我們在部署CCUS方面的進展仍然遠遠未達到可持續(xù)能源未來所需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