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原子能規(guī)制委員會近日就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反應堆存在的潛在塌陷風險充活,敦促東京電力公司盡快制定應急措施肿讽,以免再次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犬缨。原子能規(guī)制委員會這一明確警告顯示绎术,東電在處理福島核事故后的核設施退役等工作方面仍存在怠慢和淡化風險的慣性做法,同時揭示福島核電站今后可能面臨的重大事故風險隱患牡徘。
福島第一核電站受損的4個機組中祖匕,受損嚴重的1號機組因持續(xù)釋放致命的高輻射量,工作人員無法接近舟道,東電對其內部受損情況的掌握也不清楚莫金。東電利用水下機器人對1號機組安全殼內部進行了勘查,發(fā)現用于支撐反應堆壓力容器的鋼筋混凝土底座嚴重受損遍沟,機器人檢視到的范圍內洽咬,底座下部混凝土已腐蝕殆盡,鋼筋裸露倚务。據研判橙围,應為堆芯熔毀時高溫的核燃料穿透壓力容器沼死、進而燒熔了底座混凝土。
受損底座高約8.5米票从、外徑7.4米漫雕、內徑5米,設計用來承重支撐約440噸的壓力容器峰鄙。東電的勘查結果讓專家擔心浸间,底座嚴重受損,必然影響承重性能吟榴,而福島核電站周邊地震不斷魁蒜,一旦發(fā)生大地震,底座傾斜導致壓力容器下墜的話吩翻,后果將不堪設想兜看。日本《產經新聞》29日報道說,壓力容器一旦下墜狭瞎,還可能造成與壓力容器連接的各種管道破損细移,從而導致管道內的放射性物質外泄,在最糟糕情況下熊锭,一些落下物質與底部堆積的熔毀核燃料結合后可能導致“再臨界”弧轧。
正是基于這種重大風險可能性,日本原子能規(guī)制委員會24日敦促東電正視和評估底座一旦崩塌帶來的風險俯态,盡早制定防范放射性物質外泄的措施跃览。
1號機組在福島核事故中發(fā)生氫氣爆炸,反應堆所在廠房屋頂被炸飛玻桶。日本媒體報道昧挚,東電原本計劃2023年度左右將整個1號機組廠房用一個“大屋頂”罩起來,以防止今后在取出燃料池中的核燃料等施工過程中放射性物質外泄假盼。但由于高輻射量導致工程不暢肢糜,廠房周邊的管線等廢棄物處理緩慢,無法如期完成“大屋頂”乌烫。而搖搖欲墜的底座隨時可能出現問題练歇。
日本原子能規(guī)制委員會對東電的不滿,還因為后者在這一問題上的怠慢態(tài)度忍症∶镌妫《朝日新聞》報道說,東電聲稱稽及,壓力容器即使下墜仿吞,也會被底座殘余的鐵板“托住”,不會導致壓力容器和安全殼之間各種管線的損傷。但原子能規(guī)制委員會的專家指出唤冈,東電的這一看法過于樂觀峡迷,壓力容器下墜的話,很可能扯斷管線你虹,因此東電要有放射性物質外泄影響的評估和預案绘搞。
《東京新聞》指出,當務之急傅物,東電應該盡快清理影響“大屋頂”施工的高輻射管線等廢棄物夯辖,但東電卻把施工進度緩慢的責任推給工程承包商,這暴露出東電的“危機意識之低”董饰。
有日媒質疑蒿褂,東電一方面竭力向海外宣揚核污染水排海的安全性,另一方面1號機組出現了新的重大風險隱患卒暂,東電到底想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