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偷拍无码第53页,精品日产免费观看电影,亚洲日产熟女,日产资源在线观看 - www.dongmingdx.com

歐盟為何能源危機頻發(fā)?

2022-03-17 09:51  來源:界面新聞  瀏覽:  

歸根結底,歐洲的天然氣以及能源問題梳毙,是歐盟近十年以來一系列政策和改革所帶來的隱患和積弊,在國際沖突這一催化劑加速下的集中爆發(fā)崇磁。

3月7日匙杏,歐洲天然氣價格的風向標荷蘭產權轉讓設施(即TTF)在一日之內暴漲近80%番搅,達340歐元/兆瓦時,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碟姓。

緊隨天然氣價格產生波動的自然是歐洲的電力市場炼注。第二天,歐洲電力現(xiàn)貨市場EPEX Spot在各成員國市場均錄得新高易传,例如法國當日現(xiàn)貨價格高達389歐元/兆瓦時筑轻,德國-盧森堡地區(qū)價格達234歐元/兆瓦時,近年以來一直飽受能源短缺之苦的英國現(xiàn)貨價格更是在當天高達430英鎊/兆瓦時璧酣。

這并不是歐洲第一次出現(xiàn)能源價格的大范圍波動具雹。早在去年10月上旬,歐洲的天然氣市場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價格暴漲扑诈,以至于英國能源供應商迎來破產潮還一度出現(xiàn)在全球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衔系。

事實上,只要“天公作美”的暖冬不出現(xiàn)很刃,歐洲幾乎每隔數(shù)年都會爆出能源價格方面的負面新聞砾褂。顯然,將今年3月初的能源危機簡單地歸咎于俄烏戰(zhàn)爭以及俄羅斯減少了天然氣供應是片面且不公平的昼浦。

歸根結底馍资,歐洲的天然氣以及能源問題,是歐盟近十年以來一系列政策和改革所帶來的隱患和積弊关噪,在國際沖突這一催化劑加速下的集中爆發(fā)鸟蟹。這其中歐盟頗為激進的環(huán)保政策、成功推行的天然氣和電力市場改革使兔、歐洲初級能源資源的匱乏建钥、歐盟各國內部的矛盾、歐盟高層缺乏連貫性的能源政策虐沥、亞洲和拉美經(jīng)濟的迅速復蘇熊经、俄美歐政治角力、歐洲消費端的能源供應模式都是促成危機的重要因素欲险。

罪魁禍首:激進的環(huán)保政策镐依?

即便碳中和政策在全球范圍內都是一樁政治正確的議題,但是在能源價格飛漲的背景下,對于激進環(huán)保政策的質疑和嘲諷從未停歇過槐壳。典型代表便是波蘭焕盟、匈牙利等經(jīng)常與歐盟總部唱反調的東歐國家。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就表示福咙,能源價格危機應歸咎于歐盟的氣候政策。

不過纷辈,此處卻存在著一個明顯的邏輯悖論秋孕。

倘若歐洲人并沒有大力發(fā)展可再生能源,歐盟對于化石能源以及對于能源出口國的依賴度難道不會更深?歐盟天然氣市場和電力市場抵抗外來能源沖擊的系統(tǒng)韌性難道不會變得更加不足?

事實上隱藏在其背后的問題根源在于膛躁,歐盟政府過于關注能源轉型本身绞胡,卻并沒有注意到整個能源體系的“魯棒性”(活力)已經(jīng)被大幅度削弱了。

雖然可再生能源的種類五花八門赢虚,但是起到?jīng)Q定性作用的無疑是風力發(fā)電和光伏發(fā)電覆逊。風光發(fā)電最大的問題無疑是“看天吃飯”帶來的不穩(wěn)定,由于儲能技術商業(yè)化運用尚不成熟舰秀,這部分發(fā)電端的波動必須由其他能源補上——例如輸出穩(wěn)定且可控的核電波媒、煤電以及天然氣發(fā)電。

遺憾的是枚鸭,核電腮鹦、煤電這些充當能源市場救火隊員和戰(zhàn)略預備隊的發(fā)電模式,在許多歐洲民眾的眼中均不屬于可以接受的綠色能源饵较。尤其是日本福島核危機爆發(fā)之后拍嵌,棄核棄煤就成為了許多環(huán)保派政治力量的主張,典型代表便是在2019年就宣布棄核棄煤的歐洲第一強國德國循诉。

在核電和煤電都成為眾矢之的的大背景下横辆,天然氣發(fā)電自然成為了左右歐洲能源市場的勝負手,這也是天然氣價格波動直接沖擊到電力市場的主因之一茄猫。

不過狈蚤,即使沒有歐洲環(huán)保派對核電和煤電的阻擾——畢竟核電王國法國和煤炭大國波蘭從來不忌諱這兩種能源,市場的強大力量也會將發(fā)電廠商逼向天然氣的懷抱划纽。

而這也正是波蘭人所針對的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tǒng)ETS炫惩。

ETS自從2005年成立以來長期霸占著世界第一碳排放交易體系,并涵蓋了歐洲萬余個實體阿浓,幾乎所有電力公司都有義務進入該體系他嚷。而天然氣雖然仍是化石能源,但是在發(fā)熱量相同的情況下芭毙,天然氣的碳排放量比標準煤低44%筋蓖。

該部分節(jié)省下來的碳排放配額價格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原先可以在天然氣和煤炭之間切換的熱電廠選擇了天然氣。

早在2020年疫情爆發(fā)初期孟若,過剩的碳配額供給一度將碳期貨市場價格打壓至15歐元/噸笙铸。但是隨著2021年7月歐盟通過“Fit for 55”應對氣候變化一攬子計劃開始加速能源轉型,碳市場的配額總供給加速縮水——畢竟總配額本身其實就是歐盟總部大筆一揮的一個簽名罷了炮方。

此后奖踏,年度碳排放總配額的年減少速率就從之前的1.7%上升至2.2%。伴隨著疫情之后的經(jīng)濟復蘇以及能源需求提升誊批,碳價格迅速從15歐元/噸攀升至60歐元/噸以上橱泻,并一度創(chuàng)下96歐元/噸的歷史新高。

歐洲碳價格過去一年以來穩(wěn)步走高卦唇。圖源:EUETS

碳排放額度價格的暴漲直接推動了電價的上漲抢坯。根據(jù)歐盟委員會的估計,碳價格占到了電價上漲部分的20%左右欢公。此外豫鲁,碳價格暴漲也使得煤電和天然氣發(fā)電之間的成本差距迅速拉大,最終的結果自然是天然氣需求的大幅度上升共胎。

迷信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的風險

如果說激進的能源轉型帶來的對天然氣需求的激增是根凛未,那么歐洲人在天然氣市場和電力市場的改革就是催化價格大起大落的本。

在全球范圍內轧葛,天然氣定價機制可以大致分為三類:以美國亨利樞紐(Henry Hub)為代表的天然氣現(xiàn)貨市場定價肥荔,在歐陸廣泛使用的石油價格掛靠機制,以及獨聯(lián)體國家之間使用的政府壟斷定價模式朝群。

歐洲對于天然氣的渴求由來已久燕耿,按照以往的傳統(tǒng)和慣例,歐洲能源大戶都會掛靠石油價格與俄羅斯供氣商簽訂長期合同姜胖。

該模式的一大弊端是缺乏靈活性誉帅。

尤其是在2009年石油價格回升之后的一段時間內,天然氣現(xiàn)貨價格始終低于石油價格右莱,當了“冤大頭”的歐洲人很快便開始天然氣市場改革計劃蚜锨,放松了對天然氣行業(yè)的管制,并加碼對荷蘭TTF市場的扶持慢蜓,使得天然氣價格與石油價格逐步脫鉤亚再。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荷蘭TTF開始超越英國BNP成為歐洲地區(qū)起決定性作用的定價市場晨抡。

這一系列改革在絕大多數(shù)時候確實是成功的氛悬。例如立陶宛等國家在宣布建設液化天然氣終端之后,TTF市場價格開始下跌慷抛,并成為東歐各國與俄羅斯討價還價的砝碼并換來了大幅度的折扣勃撼。

但是賊有吃肉時蚊霞,亦有挨打時。顯然今年3月初便是歐洲人遭到天然氣自由市場“痛毆”的時刻鳞集。理論上姆盲,天然氣現(xiàn)貨市場的價格需要上升到與昂貴的液化天然氣齊平,才能吸引到液化天然氣這些國際上的額外供給祷濒。

在去年12月下旬荷蘭TTF價格超過100歐元/兆瓦時時盒咪,至少有11艘從美國出發(fā)的液化天然氣油輪在前往亞洲途中直接變卦趕往了歐洲。例如當時已經(jīng)在太平洋上的Hellas Diana號就接到指令直接掉頭并穿越巴拿馬運河勘春。類似案例也發(fā)生在從尼日利亞和赤道幾內亞起航的液化天然氣油輪上瘟麻。

天然氣市場自由化長期以來給歐洲人帶來好處,似乎使得歐洲人已經(jīng)忘記了天然氣市場相較于原油市場更加充滿不確定性猜艇。

不同于對原油的需求相對穩(wěn)定,天然氣并不是化工行業(yè)的根本堪俩,亦無法在交通領域扮演重要角色跳昼。僅依靠取暖和發(fā)電為主要應用的天然氣,在冬季和夏季的需求量往往會相差2.5倍以上肋乍。

另一個導致天然氣市場不穩(wěn)定的因素則是金融機構的入場鹅颊。隨著荷蘭TTF交易量的上升,眾多ESG基金和ETF基金都開始入市天然氣合約墓造,在帶來更多流動性的同時自然也帶來了更多的波動性堪伍。

基于天然氣價格的開放式基金WisdomTree Natural Gas ETF

歐洲電力市場亂象

如果整個歐盟能源體系的設計有更多的“水密閘”,那么天然氣價格大起大落的影響僅僅會影響發(fā)電廠商觅闽,而不會對居民用電等民生問題造成負面沖擊帝雇。遺憾的是,這卻不是現(xiàn)實蛉拙。

這其中的問題在于2008年建立的歐洲電力市場EPEX Spot以及歐洲居民過于依賴廉價能源供應商尸闸。

EPEX Spot的建立雖是電力市場改革的重要舉措,但是歐洲人使用的是pay-as-clear模式(即明碼支付市場)孕锄。該模式意味著歐洲電力市場運作在邊際定價的基礎之上吮廉,即所有電力生產商均投標市場并根據(jù)其生產成本提供能源,招標從最便宜的資源(可再生能源)開始畸肆,以最昂貴的資源(煤電或天然氣)結束宦芦。

而排名最后的天然氣電(滿足邊際電力需求)是用以平衡市場需求的最終者,也決定了結算價闺酬。

一套復雜機制的互相作用下哟口,結果是:天然氣價格和電力價格產生了強耦合。

(注:除pay-as-clear模式之外瑟捡,還可以選擇傳統(tǒng)的pay-as-bid模式阀秤,即按投標付費,相當于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意義上的純自由市場)

如果說天然氣價格和電力價格之間的防火墻已經(jīng)被政府拆掉了,那么歐盟居民就是親手拆掉了電力價格和居民電價之間最后的那道防火墻鼠台。

以筆者在法蘭克福的電力供應商合同為例随港,每月電價在合同簽訂之初便已確立了每月56歐元的一攬子電費,電力現(xiàn)貨市場的波動對于筆者沒有任何影響确缩。但顯然并不是每位歐洲居民都有這份運氣溃登。其關鍵在于電力供應商是否為廉價供應商。

一個橫向的類比是移動通訊服務供應商缎苞。不同于中國移動犬捧、中國聯(lián)通、中國電信三家鼎立的模式售碳,歐洲各國存在著大大小小的雜牌移動通訊供應商强重。這些供應商本身并不擁有任何基站和光纖,而僅僅依托于大型移動通訊供應商的空余帶寬贸人。

廉價電力供應商的商業(yè)模式其實如出一轍间景。其本身并不運營發(fā)電機構,單純依靠大型電力供應商的富裕電力以及在現(xiàn)貨/期貨市場采購電力而運作艺智。相比于簽訂長期合作的大型能源供應商倘要,這些類似“倒爺”的小型供應商應對價格波動沖擊的抵抗力極低。

以德國 2021 年下半年因能源價格上升而倒閉的電力公司為例十拣,七家名為Neckermann Strom封拧、Stromio、Dreischtrom夭问、Otima Energie泽西、Smiling Green Energy、Lition Energie 和 Fulminant Energie的企業(yè)缰趋,即便是對于在德國生活已有八年的筆者而言尝苇,亦是從未聽聞過。

令人遺憾的是贵本,依賴廉價能源供應商的歐洲家庭芝杏,卻往往都是經(jīng)濟條件欠佳的群體,其本身應對電價上漲的空間就十分有限穴愕,這無疑進一步加劇了民生難題债鼎。

老戲新彈:散裝歐盟

就如同人們可以把歐盟經(jīng)濟的大項目規(guī)劃、歐盟軍隊難吃等幾乎所有政治問題都歸結于內部不團結一樣渗蜀,歐盟能源危機的推手里蚂旁,自然也有散裝歐盟這個老毛病的身影。

首當其沖的便是各國能源現(xiàn)狀和資源稟賦并不相同历喊。

雖然歐盟是一個化石資源十分貧乏的整體粤搂,但是包括德國生凯、波蘭在內的多國境內并不缺乏煤炭,而挪威(非歐盟成員國)和荷蘭這些北海周邊國家也不缺乏天然氣資源辜色,至于核電大國法國更是有著特殊的國情而一直拒絕放棄核電啥葡。

這一矛盾的總爆發(fā)發(fā)生在去年10月末的歐盟能源部長峰會上。彼時潜呻,深受價格暴漲困擾的西班牙聯(lián)合法國要求歐盟將天然氣價格與電價脫鉤政模,即放棄此前提到的pay-as-clear模式。該提議立即遭到了以德國為首的北歐中歐9國堅決反對蚂会。

一邊是希望給核電開后門的法國人淋样,另一邊則是棄核的德國人。德法軸心至少在能源問題上胁住,完全是雞同鴨講趁猴。這也導致歐洲電力市場在可預見的未來很難進一步改革。

去年12月中旬彪见,為了應對天然氣價格危機儡司,歐盟委員會允許成員國自愿聯(lián)合購買天然氣,以獲得更好的談判條件企巢。但是由于德國關注著自家的“北溪2號”枫慷,意大利人關注著自家的“南溪”让蕾,僅有中東歐國家參與的聯(lián)合購買計劃最終在天然氣價格很快再度下跌的背景下不了了之浪规。

其次,歐盟雖然一直堅持著能源轉型的路線從未動搖過探孝,但是具體到能源多樣化的政策落地問題上笋婿,其政策缺乏連貫性的弊端就暴露無疑。其根本原因在于迈堂,歐盟委員會此前并未把能源政策視為其行政職權列啃,就如同各成員國的國防政策一樣。

只有碳中和指導方針而缺乏具體的政策耀佣,導致了各成員國各行其是屉馋。

布魯塞爾方面的能源綠色化以及多樣化的方案其實囊括了相對清潔的天然氣、核電钳雄、生物質伶段、氫能、能源多樣化等方方面面匀枪。但核電因德法矛盾汞坚、能源多樣化因部分成員國拒絕液化天然氣終端等各種原因均未取得太大進展。而此前沸沸揚揚的撒哈拉諸國光伏計劃也因中東局勢不穩(wěn)無疾而終凿栅。

事實上梦立,俄歐天然氣危機早在2009年和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時就預演過噪芭,彼時G7能源部長峰會時就提出了替代俄羅斯天然氣的方針。只不過2015年之后歐盟各國就拋之腦后港遇,反而迅速推進了“北溪2號”的建設楞艾。

而這一切可以歸納為一句話:歐盟不敢對德國說不。

俄美歐的政治角力與外部環(huán)境

誠然冰更,歐洲頻發(fā)的能源危機與自身能源體系的隱患脫不開關系产徊,但是包括俄羅斯、美國以及全球范圍內的外部因素同樣不可忽視蜀细。

俄氣一再強調舟铜,俄方堅守長期天然氣供應合同是可靠的貿易伙伴確實不假,但這并不代表莫斯科方面沒污點奠衔。

根據(jù)往年的慣例谆刨,俄羅斯作為歐洲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商,除了固定長期合同份額外归斤,還會輸送部分“零售”天然氣進入歐洲痊夭,以在荷蘭TTF等天然氣市場上進行交易。而自2021以來脏里,俄羅斯一直在限制天然氣的額外供應她我,并直接影響了歐洲的天然氣庫存水平。

去年臨近冬季迫横,俄氣首席執(zhí)行官阿列克謝·米勒表示番舆,歐洲將在一個月后進入冬季,但不會完全補充其天然氣庫存飘缨。理由則是管道維修工作吗修,實際被懷疑是為施壓德國人開始啟動已經(jīng)修建完畢的“北溪2號”,并且希望能夠抬高現(xiàn)貨市場價格倒逼長期合同價格逐步回升很洽。

彼時在經(jīng)歷了2020年的寒冬后鼠泊,歐洲的天然氣庫存去年初已經(jīng)處于30%的庫存低位,俄羅斯的動作加上挪威北海氣田的非常規(guī)檢修都使得2021年夏季歐洲的天然氣庫存僅恢復至75%川痛,最終使得全歐的天然氣庫存在2021/2022年交達到歷史最低水平耽坤。

這也是國際能源署直接喊話俄羅斯,要求向歐洲輸送更多天然氣的根源都炮。

此外瘸酒,另一天然氣出口大國美國對歐洲能源危機的影響亦不容小視。

一方面诉鸯,前總統(tǒng)特朗普否決了2015年伊朗核協(xié)議并重新實施制裁之后威视,歐盟原計劃的伊朗天然氣隨之胎死腹中。另一方面躬挺,去年年初得克薩斯州的極端天氣以及拜登上臺之后對頁巖氣行業(yè)的限制都使得美國的頁巖氣出口受到影響捂齐。

即便不考慮美國對天然氣出口的客觀影響蛮放,華盛頓方面主觀上對于俄歐能源合作充滿了抵觸情緒。早在美國人對“北溪2號”指手畫腳的40年前奠宜,里根總統(tǒng)在1981年就堅決反對并百般阻撓早期的蘇聯(lián)-西歐天然氣管道建設包颁,甚至試圖讓中情局出手炸毀部分管道。

而對于夾在美國压真、俄羅斯兩大天然氣出口國之間的歐盟來說娩嚼,布魯塞爾既希望通過能源將俄羅斯綁定在歐洲經(jīng)濟體系內,又同時打著通過興建液化天然氣終端以多元化天然氣來源并破壞俄羅斯的小算盤滴肿。

前者的高潮發(fā)生在2003年老歐洲拒絕配合美英入侵伊拉克之后結成的“巴黎-柏林-莫斯科”軸心岳悟,歐洲人“首鼠兩端”行徑的最后結果自然是兩頭不著調。俄歐關系今年的迅速破裂使得德法俄合作成為泡影泼差,三心兩意的液化天然氣終端建設也并沒有落實到位贵少。

目前歐洲各國的液化天然氣終端處于運營狀態(tài)的為28個,甚至還不及日本一國的四分之三堆缘。

至于歐洲人傳統(tǒng)的“勢力范圍”北非地區(qū)滔灶,其實近年以來也處于后院失火的狀態(tài)。

去年11月怒忧,阿爾及利亞宣布因與摩洛哥產生沖突而終止馬格里布-歐洲天然氣管道拿翠。該管道從阿爾及利亞出發(fā)、途經(jīng)摩洛哥之后進入伊比利亞半島村围,并供應了歐陸天然氣總進口量的12%允合。

歐洲目前的28座液化天然氣終端之中,德國這一歐洲第一大國數(shù)量為零每竿。圖源:Wiwo

除了俄美歐這幾家天然氣市場的主角之外帐等,以印度和日本為代表的亞洲國家的天然氣需求激增国赫,依賴水電的巴西在經(jīng)歷了亞馬孫雨林連續(xù)干旱并開始使用天然氣發(fā)電等因素塞俗,均造成了歐洲不得不在全球范圍內與各大經(jīng)濟體爭搶天然氣資源。

除此以外勉窟,老天爺也確實在2021和2022年沒有人歐洲人“面子”皱埋。

受少風、干旱等不利氣象條件影響糊批,歐洲去年的風力發(fā)電量遠遠低于平均水平拧移。歐洲風能協(xié)會的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上半年歐盟風能發(fā)電量同比下降7%叛赚。根據(jù)天氣建模組織Vortex的數(shù)據(jù)澡绩,2021年吹過北歐的風力強度平均下降了15%。雪上加霜的還有歐陸自家的荷蘭格羅寧根油田同時也在急速枯竭俺附,并將于數(shù)年內徹底關閉肥卡。

語焉不詳?shù)哪茉椽毩⒙肪€

作為應對溪掀,歐盟委員會在3月8日即發(fā)布了一份名為《歐洲廉價、安全步鉴、可持續(xù)能源聯(lián)合行動》的能源獨立路線圖揪胃,力求從天然氣開始,在2022年底前減少2/3的俄氣進口氛琢,并在2030年前徹底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進口依賴喊递。

具體而言,歐盟目前每年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大約為1550億方阳似,這意味著今年就需要找到1000億方天然氣的替代方案骚勘。這其中包括了美國、挪威撮奏、卡塔爾调鲸、阿塞拜疆、阿爾及利亞瘾枉、尼日利亞称痊、土耳其和以色列等進口替代國的600億方,相當于180億方天然氣的生物甲烷生產缆兆,以及相當于250億方的屋頂太陽能光伏系統(tǒng)缸日。

與此同時,針對去年歐洲天然氣庫存降至歷史最低的窘境狡允,歐委會也計劃在4月之前提出新法案绝话,規(guī)定全歐盟范圍內的天然氣庫存續(xù)在每年10月之前穩(wěn)定在90%容量之上。

不過页本,就如同此前歐盟缺乏連貫性和具體措施的改革一樣狼隶,這份能源獨立路線圖依然存在著不少語焉不詳之處。

例如歐洲電力市場天然氣價格和電力價格強耦合的問題壮才,依然處在“評估各選項”這一階段赞约。至于針對波動較大的天然氣現(xiàn)貨市場,歐盟是否準備設立一定的限制措施或者成立國家隊進行操盤口箭,目前也未有最終定論固弥。而通過屋頂光伏系統(tǒng)以及建筑節(jié)能減少天然氣消耗這一解決方案,在當下歐洲各國房價屢創(chuàng)新高念秧、工薪階級根本無法負擔新房的大背景下淤井,可行性其實十分有限。

此外摊趾,在整張能源獨立路線圖之中币狠,關于加強石油和天然氣投資建設的內容——即便僅僅是作為穩(wěn)定可再生能源的備胎,也沒有出現(xiàn)只字片文砾层。而經(jīng)歷了2020年上半年WTI期貨一度為負價格漩绵、且此前數(shù)年熊市的原油市場器罐,給了歐盟政府和各大能源巨頭“化石能源江河日下”的錯覺,這直接導致全球范圍內對化石能源的投資萎靡不振渐行,造成了今年年初需求突然增長時的市場異常反應轰坊。

即便如此,此次歐洲能源危機的背后所體現(xiàn)的祟印,依然是歐盟在能源獨立上的積極嘗試以及初步成果肴沫,而非能源轉型本身之殤。雖然頻發(fā)的陣痛期在未來數(shù)年內肯定仍會困擾著歐盟諸國蕴忆,但這僅僅是能源改革難以回避的附加傷害明因,卻絕非旁觀者落井下石、冷眼旁觀的替罪羊泡煌。

免責聲明:本網(wǎng)轉載自合作媒體扭皿、機構或其他網(wǎng)站的信息,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焦莉,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澄锉。本網(wǎng)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jù)份帮。本網(wǎng)內容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驮屑,本網(wǎng)將及時修改或刪除。凡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wǎng)站或直接手财、間接使用本網(wǎng)站資料者论稠,視為自愿接受本網(wǎng)站聲明的約束。
相關推薦
菲律賓能源部公布儲能市場政策變化草案

菲律賓能源部公布儲能市場政策變化草案

菲律賓能源部(DOE)日前發(fā)布了新的儲能市場規(guī)則和政策草案徐扯。而在一個月前经融,菲律賓允許國外開發(fā)商在該國100%擁有可再生能源發(fā)電
俄外交部:應對西方能源領域制裁的措施將最大程度降低俄成本

俄外交部:應對西方能源領域制裁的措施將最大程度降低俄成本

俄羅斯外交部稱,在能源方面針對西方制裁采取的應對措施經(jīng)過深思熟慮苫馏,會最大限度地降低俄羅斯的成本雏节,在美國的壓力下抵制俄羅斯能源載體并違背其自身的經(jīng)濟利益,導致歐盟的能源安全遭到破壞
02-08
俄媒:歐盟地下儲氣庫儲氣水平降至約70%

俄媒:歐盟地下儲氣庫儲氣水平降至約70%

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協(xié)會(GIE)的數(shù)據(jù)顯示凿宾,歐盟地下儲氣設施的儲氣水平下降到70.15%
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運營商協(xié)會:歐盟地下儲氣設施的儲氣水平降至70.15%

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運營商協(xié)會:歐盟地下儲氣設施的儲氣水平降至70.15%

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運營商協(xié)會(GIE)的數(shù)據(jù)顯示矾屯,歐洲地下儲氣設施的儲氣水平下降到70.15%
歐盟成員國在“低碳”氫轉型問題上陷入僵局

歐盟成員國在“低碳”氫轉型問題上陷入僵局

歐盟(EU)為在本世紀中葉實現(xiàn)碳中和而推廣可再生能源的努力兼蕊,因圍繞氫在轉型過程中所扮演角色的爭論而陷入僵局

推薦閱讀

Copyright © 能源界